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軍進入西寧。清朝初年西寧行政建制仍沿襲明朝。1724年(雍正二年)清政府平定了發生在青海境內的羅h藏丹津叛亂事件,第二年改西寧衛為西寧府(治今西寧),轄西寧(治今西寧市)、碾伯(治今樂都碾伯鎮)二縣及大通衛(治今門源縣城)。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治今大通城關)。以后又相繼建立了巴燕戎格廳(治今化隆)、貴德斤(治今貴德)、丹噶爾廳(治今湟源)和循化廳(治今循化),到1829年(清道光九年),西寧府轄三縣四廳,轄境包括茱部農業區及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區。西寧縣的轄地除今西寧市外,還包括今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等,西寧一直處于河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軍事重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