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星象家郭黁
公元四世紀時,西晉王朝的統治階級內部發生內亂,擁王稱霸的現象此起彼伏。人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但又不甘心逆來順受,就想通過天象變化,以占卜等手段,趨吉避兇。一些星象家、預言家隨之而生。西平(今西寧)人郭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資治通鑒》中說:郭黁少年時就通曉《老子》《易經》一類的典籍,他還擔任了西平郡的主簿(文書)前涼張天錫末年,氐族的前秦王苻堅想要西上,西平郡太守趙凝叫郭黁占卜問吉兇。郭黁打卦后說:“如果西平郡在二月十五日這天走失犯人,秦王苻堅的大軍必到,張天錫的王運必終。”趙太守就通知所屬各縣注意看守好罪犯。到了二月十五這天,鮮卑族的折掘給趙太守來獻馬,趙太守見送來的不是駿馬,很生氣,就把獻馬的人關在馬棚。獻馬人怕降大罪,趁夜深人靜的時候逃走了。第二天,趙太守把這件事告訴了郭黁,郭黁斷言:“張天錫必亡!”不久河湟地區就被苻堅占領。
前秦王苻堅末年,姑臧城(今甘肅武威)的當陽門震顫,郭黁恰巧在這里當小官,太守梁熙問他:“城門震顫是什么原因?”他說:“這是有關四方少數民族的事。一定有兩個國王來朝主上(指苻堅)。其中一個能回到他的本國,一個會死在姑臧城內。”一年后,西域鄯善王及前部王朝覲見苻堅后西歸時,鄯善王果然病死在姑臧城內。
苻堅的部下呂光在河湟地區建立后涼政權后,聽說郭黁精通天文及法術,就很信任他。西海太守王禎叛亂,郭黁建議呂光去鎮壓他,右丞呂寶認為不能去。郭黁就說:“如果出師不勝,我甘愿認罪挨刀”。呂光于是出動軍隊去鎮壓王禎,不久凱旋而歸。自此,呂光更加信任郭黁,經常讓他參與密謀,后來,他的官職提升到了散騎常侍,太常等。呂光上了年紀后,郭黁看到后涼政權日漸腐朽,就和呂光手下的仆射王祥一起發動了叛亂。姑臧的老百姓認為袖藏八卦的“圣人”都起事了,一定會成功,紛紛響應。呂光趕快召回了出征在外的兒子綠纂。郭黁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把在東城捉到的呂家的8個孩子殘忍的殺死。
呂纂回來后,和郭黁在姑臧的西郊展開了廝殺。后郭黁兵敗,離開姑臧時他又預言:“涼州(姑臧)的謙光殿,日后留著辮子的人要來居住。”果然,鮮卑族南涼王和匈奴族先后占據了姑臧。
由于郭黁為人太殘酷,跟他起事的人和老百姓都相繼離他而去,郭黁只好去投奔西秦的乞伏乾歸。西秦給了他常侍的官職。乞伏乾歸衰敗時,他又投奔了后秦的羌族人姚興。有一次,他占卜出了“滅姚者晉”的卦文,就趕緊帶上家人,想去投奔南方的東晉王朝,后來被姚興的追兵殺死在半路上。
郭黁經歷了前涼、前秦、后涼、西秦、后秦等五朝,在分析當時的政局、明哲保身方面可謂是識時務的“俊杰”,只是他性格殘忍,又有野心,結局不是很好。正如青海民間的一句俗語所說:“麻眼兒卦算得好,還是跌到坑里了;拳棍手打得好,眼窩一世青著哩。”(董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