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記者從2020年西寧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西寧市計劃投資13億元,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學前普惠等8大類140余個建設項目,優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質量,承擔起省會城市教育責任。
教育工程新進展
實施8大類
140余個教育建設項目
主動承擔省會城市教育責任,大力實施“四項工程”。2020年,計劃投資13億元,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學前普惠、服務藏區、教育現代化建設、職業教育等8大類140余個建設項目,全力配合西寧大學建設,大力實施“四項工程”。
推進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攻堅工程。完成光華中學、南大街學校、湟中縣攔隆口中學等11個續建項目,擴充全市義務教育學位供給,為今年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推進學前普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加快西寧市保育院遷建項目、世紀幼兒園等86所一期項目工程建設,啟動文苑路幼兒園等43所二期工程項目建設,爭取年內全部開工,為全市增加一批優質普惠園。
實施服務鄉村教育振興工程。做好以“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和“校園消防設施改善”為核心的鄉村教育重點項目,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小規模學校建設,實施24個建設項目、241個教學設備購置項目,持續改善鄉村辦學條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謀劃啟動服務全省藏區發展工程。積極擴充西寧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能力,有效解決藏區遷居人口子女的入學問題。啟動實施以南川中學、曹家寨學校、沈家寨學校等12個新建、改擴建及教育信息化為主的服務藏區發展工程。
教育改革新期待
教育集團三年行動計劃
探索新高考改革
深入推進城鄉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實施教育集團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優秀骨于教師跟崗成長種子計劃,推進全師全科全覆蓋的普及性輪訓,抓實抓好鄉村教師的指導幫帶,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發展“造血”機能。推動實施同步課堂、同步教研、同步管理的“三同步”遠程錄播系統使用推進計劃,加強鄉村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鄉村家庭教育的指導援助,實施“鄉村留守兒童幸福計劃”,為鄉村學生長見識、強能力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
穩妥推進城區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三縣八年級學生地理、生物學科學業水平考試工作。加強新高考改革的研究與探索,確定試點學校,探索與新高考相適應的課程設置、保障機制等實施策略,切實推進高中學校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選課走班教學和綜合素質評價,探索新高考改革的有效途徑,逐步實現學生興趣-課程-學業-職業-生涯的有機統一。
普惠教育看學前
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西寧市著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通過加快幼兒園規劃建設、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支持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加強學前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規范幼兒園日常教學和一日生活常規,持續推進去“小學化”專項治理,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利用學科基地、名師工作室、教研聯盟、學科競賽等平臺,引領全市中小學教師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模式,持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快“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以建設“中小學生綠色發展實踐基地”“中小學航空航天教育實踐基地”為契機,搭建勞動實踐、科技教育平臺,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促經濟
設置嬰幼兒照護
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專業
著力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共同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根據區域產業發展和技能人才需求,進一步調整優化職業教育布局和專業結構,推進世紀職校綜合實訓樓、湟中職教中心三期及湟源職校新校區項目建設。
圍繞經濟社會產業發展新業態新要求,引導職業院校設置嬰幼兒照護、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專業,著力培育職業院校專業品牌,支持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健全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