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不可移動文物達6411處 大美青海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我省不可移動文物達6411處 大美青海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保護文化遺產 綻放時代光彩
    我省不可移動文物達6411處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6-10 10:14    編輯: 朱月琴         

      

      市民走進青海省博物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攝影:祁曉軍

      在青海大地上,多樣的自然環境、豐富的民族結構、各種文化因素交融匯聚,留下了6400余處輝煌燦爛的文化遺存。這些歷史遺珍和紅色遺跡遺物無聲勝有聲,講述了青海故事。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文物保護:時代共進人民共享”。翻開青海文物事業成績單,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實現歷史性突破;文物考古研究成果豐碩;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不斷提升……一項項喜人的成果,見證了我省文物保護工作成效。

      我省可移動文物達31萬件

      從宗日遺址到“2018血渭一號墓”,從描繪連臂踏歌場景的青海舞蹈紋彩陶盆到再現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金器。在青海各地,一處處歷經滄桑的遺址和一件件歷史文物,不僅展現了青海文化的精髓,也講述著千百年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目前,全省共有不可移動文物641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466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個、名鎮1個、名村5個,中國傳統村落123家,考古遺址公園1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共41家,全省可移動文物數量為31萬件。

      在青海文物家底更加厚實的背后,是我省不斷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文物事業創新發展的成果。

      2019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海明長城保護管理的實施意見》,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我省文物保護體系日趨完善,文物工作在講好青海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旅游名省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十三五”期間,我省文物保護投入持續增長,文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全省爭取落實各類文物保護資金14.1億元,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圖片由省文物局提供

      五年間實施文物保護工程458項

      2020年,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熱水墓群和喇家遺址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熱水古墓“2018血渭一號”考古和保護工作進展情況,墓內出土金銀器、玉石器等各類文物千余件。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展示了青海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

      省文物局局長高波介紹,“十三五”期間,全省實施貴德考古基地建設、瞿曇寺壁畫修復、喇家遺址保護、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修繕等文物保護工程458項。

      2021年,我省圍繞黃河流域重要文物遺址、革命文物、長城長征文化公園建設、考古發掘等重點工作,儲備了熱水墓群、喇家遺址、班瑪紅軍溝等一批重點保護項目。配合開展長城文化公園建設,明長城大通段成功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全省落實各類文物保護資金3.1億元,實施文保項目53項。考古工作成效明顯,全年完成中大型基本建設考古調查15項,完成考古勘探3項、年度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5項。

      我省還印發《青海省“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我省文物保護水平將全面提升,文物機構隊伍力量增強、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更加凸顯。社會文物管理服務更加優化,科技助力文物事業發展作用更加顯現。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事業更加廣泛深入,文物保護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全省文物保護利用之路邁出堅實步伐。

      博物館讓珍貴文物“活”起來

      博物館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符號,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認識青海、認識三江源,從探秘博物館開始。

      如今,我省各市州的博物館不斷提升文物保護水平,通過挖掘特色文化資源、運用新媒體傳播技術,推出虛擬展覽、講解直播等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文化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隨著數字技術的參與,觀眾不但能夠看到博物館的文物藏品,還能參與其中,互動體驗,拉近了文物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2021年,省博物館推出“1+3”主題展覽,展出文物2400余件,多件文物珍品首次亮相,成為全國十大熱搜展覽。全省41家博物館舉辦“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等展覽63個,線上線下參觀2000萬人次。

      為講好青海故事,我省運用紅色文物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館等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優質資源、開展特色服務。

      省博物館開展“流動博物館進校園”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大美青海的多元文化。柳灣彩陶博物館通過與學校合作,建立彩陶文化實踐基地,讓更多學生在制作彩陶過程中了解青海彩陶歷史。

      各大博物館在辦好特色展覽、開展教育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文創這一載體,讓青海的歷史文化與現代人的生活對接。近年來,我省博物館著重將博物館和文化創意產業結合,開發出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八大系列千余款文創產品,青海文化元素通過文創產品走向國內外。

      讓青海文化遺產煥發新時代光彩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文物工作者有責任講好、講活新時代的文物故事。”高波說,我省文物工作者在深入推動文物“活起來”的同時,不斷深化文物價值挖掘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講好青海文物故事。

      今年,我省將圍繞國家長城、長征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建設,編制公布青海明長城保護規劃,建立長征、長城文物點重大項目修繕保護清單,做好方案編制、項目申報等工作。推進喇家遺址公園創建評定和熱水墓群考古遺址公園申報立項工作。

      我省將建設藏品資源數據庫,設立藏品電子標識,建立文物身份證制度,實現藏品資源信息精準管理。推進館藏文物科學保護,重點實施一批彩陶、紡織品等珍貴瀕危和材質脆弱文物保護修復項目。

      在石窟寺保護利用中,我省將建立省域31處石窟寺數據庫,啟動編制石窟寺本體、載體、壁畫、彩塑、雕像保護修繕及環境整治方案,并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產業,充分挖掘文物藏品的豐富內涵和多種元素,開發更多具有原創文化特色的創意產品,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吳夢婷)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