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7日,海南州志辦組織召開《貴德縣志(1986~2005)》終審會議。省志辦副主任楊松義、副巡視員李泰年,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青海通史》主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崔永紅,大通縣志辦原主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志(1986~2005)》副主編、總纂劉積順等《貴德縣志(1986~2005)》終審評審小組成員參加了會議。海南州志辦主任、《貴德縣志(1986~2005)》終審組組長李錄主持會議,海南州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才讓,貴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學軍分別致辭。貴德縣志辦原主任張君超就《貴德縣志(1986~2005)》編修、初審和復審情況作了詳細介紹,省志辦副巡視員李泰年就志書終審相關規定、志書質量要求作了講解。
《貴德縣志(1986~2005)》終審稿共14編、63章、316節,68萬余字。終審會召開前,根據海南州志辦《關于組織終審<貴德縣志(1986~2005)>的通知》要求,終審評審小組各位領導、專家和修志同仁利用一個多月時間對《貴德縣志(1986~2005)》進行了分散審稿,并如期完成了分散審稿任務,提交了審稿意見。終審會上,各評審專家暢所欲言,深入剖析,充分發表了評審意見和觀點。經過兩天時間的充分交流和評審,《貴德縣志(1986~2005)》終審評審小組各成員一致認為:《貴德縣志(1986~2005)》志書稿全面真實地記述了1986~2005年貴德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保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歷程,實事求是地展現了20年來貴德縣在改革開放推動下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志稿總體質量符合志書規范要求,觀點鮮明,體例比較嚴謹,內容較為系統全面,特色鮮明,資料豐富,語言通順,文風端正,原則上通過終審。并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修改意見,建議貴德縣志辦按照評審小組提出的八條修改意見和評審小組各成員提出的審稿意見,認真增刪修補后盡快提交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