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代訓強化業務素質 互學互鑒提升志書質量
—— 青海省扶貧志編纂業務骨干培訓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扶貧志》評審觀摩會在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辦
時間:2024/04/02 15:01 已瀏覽:21128 次
3月25—28日,青海省扶貧志編纂業務骨干培訓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扶貧志》(以下簡稱《海西州扶貧志》)評審觀摩會在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辦。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解剖麻雀”方式以評代訓,在修志實踐中開展業務研討、提升工作水平。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朱文平全程參加評審會議并講話,海西州副州長陳永海主持開班式。 及早謀劃落實,提升工作質效。為推動全省扶貧志編纂工作,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編纂任務,省地方志辦公室針對我省地方志編纂業務人才缺乏的實際,積極拓寬工作思路,以《海西州扶貧志》在全省率先進入評審為契機,嘗試開展“以評代訓”活動。為保證“以評代訓”活動取得實效,省地方志辦公室及早謀劃、提前溝通,2023年11月,辦公室主任楊松義與海西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高永紅共同商定召開評審觀摩會相關事宜。2024年3月,副主任朱文平赴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與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谷長偉就扶貧志編纂、評審專家選派等事宜進行了溝通。省地方志辦公室業務指導處積極對接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地方志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有關處室、各市(州)地方志辦公室和入選中國扶貧志叢書地區的格爾木市、互助縣地方志辦公室,邀請全國地方志工作專家、確定省內評審專家和參會人員,于會議前20日印送了會議通知和評審志稿,要求評審人員認真通審,充分準備,形成書面審稿意見。緊扣扶貧志編纂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內容,邀請省內外地方志專家和鄉村振興部門的專家針對審稿中發現的突出問題,結合各自工作領域特點,從不同角度進行專業解讀。 加強互學互鑒,增強培訓效果。評審觀摩會上,各評審專家和8個市(州)等地區(單位)評審代表逐一發表審稿意見,從指導思想、時限、體例、內容、資料、行文等方面,全面系統梳理出《海西州扶貧志(評審稿)》志稿需要修改完善之處,結合省、市(州)、縣等各承編扶貧志地區(單位)在編纂實際操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以“解剖麻雀”方式進行全面細致地分析、研討,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預期效果。大家紛紛表示,此次“以評代訓”活動準備充分,方式新穎,作風務實,效果突出,既全面系統地找出了志稿存在的問題,又解決了各市(州)在扶貧志編纂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為創新業務培訓方式進行了有益嘗試。下一步,將借鑒此次“以評代訓”活動的成功做法,結合各自地區實際,提升工作能力,強化工作效率,補齊工作短板,切實把學習成果運用到扶貧志編纂工作中,切實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實施方案》要求,把握時間節點,強化工作舉措,按時保質高效完成扶貧志編纂工作任務。 嚴格工作要求,加快編纂進度。副主任朱文平在評審意見中充分肯定了《海西州扶貧志》編纂工作取得的成績,高度評價了此次以評代訓的成效,對下一步全省扶貧志編纂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她說,編纂扶貧志,是全國范圍內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浩大文化工程。記錄好脫貧攻堅的青海故事,能夠更好匯聚“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強大合力,是服務當代、惠及后世的神圣事業。要深化思想認識,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做好扶貧志編纂工作,增強緊迫感,全力抓落實。要強化協調配合,壓實編纂責任,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要主動和鄉村振興部門加強溝通,共同研究解決編纂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要堅持質量第一,加快推進編纂工作。嚴格執行“三審一驗收”制度,按照《地方志書質量規定》《中國扶貧志叢書行文規范》和《中國扶貧志叢書質量標準(試行)》以及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志鑒質量管理的意見》等要求,嚴把志書政治關、史實關、體例關、文字關、出版關。結合各地實際,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落實落細責任,在規定時間節點前完成扶貧志編纂、評審和出版任務,確保志書觀點正確、質量優良。關于做好今年工作,她說,我省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要落實好省地方志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做好2024年地方志工作的通知》要求,既要抓住重點,全力做好扶貧志編纂工作,又要統籌兼顧推進年鑒、專業志、特色志編纂,積極挖掘地方志資源,不斷推進全省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 省地方志辦公室業務指導處負責人、省內外評審專家、《青海省扶貧志》編輯部骨干,全省8個市(州)、入選中國扶貧志叢書地區的格爾木市和互助縣、海西州所轄有關市(縣)地方志和鄉村振興部門扶貧志編纂負責人以及業務骨干,部分第三方編纂機構業務人員共43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