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省人大會議列席人員、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吳海昆 三江源,生態保護,生態建設" > ——訪省人大會議列席人員、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吳海昆 走進三江源,關注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青海一定要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未來五年,我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路線圖如何,在“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又如何體現?
省人大會議列席人員、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吳海昆說,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時,我省將生態視為重中之重,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在規劃《綱要》里面,首先強化生態的保護和建設,“十三五”時期要保護和修護、繼續完善以青海湖草原濕地生態帶和祁連山水源涵養生態帶為“一屏兩帶”安全生態屏障。重點加強以三江源、青海湖、湟水流域、柴達木盆地和祁連山“五大生態板塊”為重點布局的五大屏障,同時特別要強化對江河源頭的保護,增強大江大河水源的涵養功能。
同時,強調加強環境的綜合治理,繼續推進污染和防治的檢查工作,抓好“治氣凈水增綠護藍”工程,全面完成淘汰黃標車任務,特別是加強城市的揚塵治理,加大水的生態保護和治理。再一個就是提高空氣質量,做到除了西寧、海東市之外,其他6個州的州府所在地及格爾木市,優良天數比例要達到80%以上,這也是我省自我加壓的一個舉措。
深化鄉鎮的環境綜合治理,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實施的全面覆蓋,深入實施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樹立節約能源和資源管理的體系,特別是要進一步做到節能減排。另外全面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揚生態立足的價值觀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保護生態。此外還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李彩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