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召開的青海省綜合醫改試點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我省制定出臺相關方案,全面推進市州級21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鞏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積極探索省級公立醫院改革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公立醫院主體作用,體現公立醫院公益性,切實落實政府辦醫責任,著力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支付制度、價格機制、人事編制、收入分配、醫療監管等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健全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推動分級診療制度,構建合理就醫秩序。
此次綜合改革任務主要如下:
▲全面推進市州級公立醫院改革
——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全面取消市州級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中藥飲片除外)加成。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
——建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在海西州試點基礎上,制定出臺青海省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價格,合理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
——完善藥品醫用耗材采購機制。建立以省為單位集中采購和聯合采購相結合的藥品醫用耗材采購新機制,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2015年啟動新一輪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工作,將藥品醫用耗材全部納入省級集中采購范圍。
——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藥事管理,完善醫藥費用管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醫院及醫務人員與藥品間的利益鏈,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合理核定公立醫院人員總量,對納入總量范圍內的人員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管理使用等方面進行統籌管理,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合同管理、同工同酬。
——調整完善薪酬制度。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公立醫院在人事管理、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權。加快組建醫院理事會和監事會,建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總會計師制度。
——深化醫保支付制度改革。采取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方式,積極開展按人頭、按病種、按床日、按定額付費相結合的復合型付費方式改革。規范日間手術和中(藏)醫非藥物診療技術,逐步將日間手術和醫療機構中(藏)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銅烙、熱敷等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藏)醫藥服務,并實行更加便捷有效的付費方式結算。逐步對慢性疾病實行按人頭打包付費方式。建立重大疾病門診救助制度,對惡性腫瘤放(化)療、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器官移植后抗排異和血友病等需要門診維持治療的重大疾病實行醫療救助,引導患者進行門診治療,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做好分級診療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設。
▲開展省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提高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率,逐步落實基藥零差率。
——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路徑管理。
——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
——探索組建醫療聯合體,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省級試點醫院要建立上下聯動、利益共享的醫療聯合體,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
——完善遠程醫療體系建設。
——落實便民惠民措施。
——逐步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補償機制。
▲鞏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探索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
——健全分配制度,完善績效考核。
——鞏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效。(王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