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記者從青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我省特色農產品“走出去”,該局出臺十項優惠措施,力促高原特色食品農產品擴大出口,支持青海開放型經濟發展。
根據優惠措施,我省將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都蘭縣建設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枸杞)質量安全示范區,將共和縣的出口食品農產品(牛羊肉、高原冷水魚等)省級質量安全示范區提升為國家級示范區,讓更多的高原特色食品農產品從示范區走向世界;全面推行有機枸杞產業標準化技術和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傾力打造“有機枸杞之鄉”,擴大有機枸杞的產出和出口規模,實現優質優價,增強青海枸杞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優勢;加快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接,全力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擴大“三同”產品和企業的覆蓋范圍,從出口食品農產品擴大到日用消費品,逐步消除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產品“質量高差”;建立健全并有效實施生態原產地保護相關制度體系,推薦更多的企業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使更多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綠色、有機、生態產品獲得保護。
完善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結合風險管理、信用監管、日常監管,建立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加快推進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完善差別化管理與動態升降機制,對獲得分類和誠信管理均為A級的企業實施即報即放;建立質量安全信用“黑名單”制度。全面推進口岸動植物檢驗檢疫規范化建設,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加大物種資源保護力度,有效防范物種資源喪失和外來物種入侵,保護好青海特有的優勢物種資源。
依托國家級沙棘重點檢測實驗室,搭建輻射全省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對全省枸杞、沙棘等出口林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風險監測服務;針對進口國的市場需求,加大檢企質量提升合作力度,培育和開發滿足國際市場質量和技術要求的產品;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促出口”,實施精準幫扶;結合省商務廳“千萬美元外貿企業”計劃,推廣自貿區經驗,簡化申報手續,提高簽證效率,幫助更多的出口企業用足自貿協定和普惠制優惠原產地關稅減讓政策,提升青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開展“單一窗口”建設,實現全國同一系統申報、同一套流程施檢、同一個標準放行,助力全國通關一體化;借鑒江西、廣西“把口岸搬到內地的”檢驗檢疫工作模式,壓縮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縮短青海高原特色產品的出口時間。(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