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加快培養造就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格爾木市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施教,積極探索推進“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切實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一、強化培訓管理,注重培訓實效。為保證培訓工作有效開展,嚴格執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培訓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培訓檔案規范化管理,做到學員簽到冊、花名冊、物化補助表、臺帳、教學日志、跟蹤調查表齊全;二是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進行培訓,實行上、下課考勤制度;三是向上級及時上報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加強信息報送;四是做好培訓跟蹤調查服務工作,把實用技術送到村、送到田、送到戶,緊緊圍繞農民急需的實用技術,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開展培訓工作,同時,出動“科技直通車”,開展現場示范指導培訓,切實解決農戶在生產實際中遇到的難題。
二、創新培育方式,加強農技推廣服務。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認定、扶持“三位一體”體系,創新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注重職業農牧民培養,逐步提高綜合素質和農業技能,2019年格爾木市農牧民培訓任務為5000人,格爾木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于2019年12月底完成農牧民培訓任務5120人次,共培訓116期次,其中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50人,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50人,自主培訓農牧民5020人,積極應用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各類農業科技教育培訓資源,農藥經營管理技術班“云上智農”測評滿意率達96%,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班網上測評滿意率達80%,完成申報注冊100人,通過互聯網讓農民共享“互聯網+”高效便捷的信息化,進行在線學習,互動交流;推廣利用“農技寶”手機平臺,累計發布各類農技信息及工作日志16000余篇,有效確保市場、技術信息第一時間傳達農戶,打通了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三、轉變經營思維,增加農牧民創收。生產經營型主通過實施培訓,提高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使農民的生產經營思維有了轉變,農民學習農業生產實用技術的意識明顯增加,農民科技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對科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讓學員對從事農牧業充滿了希望,從而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