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毛細、一個韭葉,加面加肉……”晨曦微露之際,一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出鍋,彌散在空氣中的面香味和著泡桐花的清香,喚醒“拉面特色小鎮”——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小鎮。
5月10日上午9時,雖然天空中飄著毛毛細雨,但在群科新區中心廣場上人聲鼎沸。
廣場右側,集中展放著來自我省各州市的特色農畜產品,風干牦牛肉、三文魚、特色咸奶茶……吸引過往的行人不斷駐足購買。左側,高原工匠韓玉龍用精湛的手法拉出細如發絲的面條,在現場表演了“拉面穿針引線”的絕活,引來了陣陣“哇塞”和“太牛了”的驚嘆。拉面文化展示區,人們排起長隊,都想體驗一把“舌尖上的美味”。
9時30分,青海省第四屆拉面行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正式拉開帷幕。從事拉面行業的30支青海籍團隊107名參賽選手齊聚,他們身著整潔的比賽服,精神飽滿地站在案桌前蓄勢待發。
精彩的文藝演出不斷上演,參賽選手也開始在賽場熱身。一時間,此起彼伏的面塊敲擊案板聲響起,一塊塊面團在面匠們如魔法般的手中不斷變換形狀,或粗或細或寬或扁的面條在案桌前飛舞,精彩紛呈的畫面點燃了現場,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直播、刷屏朋友圈。
“上一屆拉面競技賽我們得了一等獎,這次的目標就是蟬聯。這次我們的參賽隊員們相對比較年輕,就是希望他們能夠通過比賽得到鍛煉,培養更多新一代的拉面人。”看著一旁信心滿滿的隊員們,“高原姑娘”代表隊的領隊馬文軒說。
比賽開始后,以五隊為一組在比賽區展開角逐。據裁判介紹,競賽設有拉面項目、拉面成品和創新拉面三個項目競賽。
比拼從和面開始。隨著水的加入,潔白的面粉成塊成團,三四斤重的面團經過反復揉搓上勁兒,在面匠手中抻拉折疊、彈跳起舞。不到10分鐘,10個大小一致、粗細均勻、長短相等、圓潤光滑的面劑子整齊擺放案桌前,待評委現場一一評定后,參賽選手在5分鐘之內又相繼出品了毛細面、細面、二細面、韭葉面、大寬面五種拉面。
整場競賽,最引人關注的還是“創新拉面”項目競賽環節,觀眾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在比賽區來回眺望,看看今年每個隊伍又將帶來什么樣奇思妙想的創作。鴛鴦青稞拉面、鴛鴦牛奶面條、肥牛藤椒面、紅燒牛腸面、馬拉牛舌拉面、菠菜牛肉丸子面、幸福面……花樣拉面迷人眼,參賽選手和觀眾都緊盯著裁判的臉,想通過他們的表情一探口味的成敗。
經過一天激烈角逐,最終,在“拉面”項目競賽中,老馬家吃肉退骨牛肉拉面代表隊獲得一等獎;在“拉面成品”項目競賽中,海東驛加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樂都分公司代表隊獲得一等獎;在“創新拉面”項目競賽種,尕牛大牛肉面代表隊獲得一等獎。而在比賽中總成績前六名的選手,也獲得了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的“青海省技術能手”稱號。
一次拉面行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辦,不僅為青海拉面人提供了高規格、高水平的比賽平臺,也讓參賽選手和隊伍們在同臺競技中檢驗水平,互相學習。
“這次我們專門從江蘇省蘇州市趕回家鄉參加比賽,一方面是為了檢驗技藝,另一方面也是想多觀摩和學習同行的拉面店。這幾天我們在西寧和化隆轉了十幾家拉面店,學到了很多拉面店硬軟件提檔升級的好方法。”蘇州阿旦木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代表隊隊員馬云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