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報告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關于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報告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藏文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進入關懷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專題專欄 / 專題 / 法治青海

    青海省人民政府
    關于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報告

    來源: 省政府辦公廳    發布時間: 2018-04-20 10:27    編輯: 馬燕燕         

      2017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青海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有力監督支持下,青海省各級行政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安排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嚴格任務督察,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邁出新步伐,為加快推進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建設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及時制定印發《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通知》(青辦字〔2017〕9號)。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職責,時任省委書記王國生對法治政府建設作出專門批示,提出明確要求;王建軍省長對法治政府建設重大問題及時過問、協調,及時主持召開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總結分析法治政府建設形勢,確定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根據《綱要》和《實施方案》確定的任務措施、時間進度,科學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深入開展,經過上下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省政府確定的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51項重點工作、74項具體任務。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政府提能力、市場增活力、發展添動力工作目標,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一是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全年取消26項行政審批事項,調整18項工商登記前置、后置審批事項,行政審批事項持續“瘦身”,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二是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事項。積極開展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理工作,全年取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5項,切實提高了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減輕了企業負擔。三是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建成覆蓋省、市(州)、縣三級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開展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清理規范工作,進一步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切實打通項目開工“最后一公里”。四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實現市場主體“五證合一”基礎上,進一步整合14個部門31項涉企證照事項,實現了省級“36證合一”,青海省成為目前全國整合事項較多的省份之一。五是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打造現代化行政服務中心體系,省、市(州)、縣三級行政服務中心全部投入運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點實現全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務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六是積極開展“減證便民”行動。著力解決群眾“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取消177項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證明,困擾基層和群眾辦事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大幅減少。七是建立實施“710”工作制度。在全省政府系統建立實施“710”工作制度,對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建檔立卡、實時跟進、動態跟蹤,行政機關作風進一步轉變,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二)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制度建設全過程,進一步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一是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領導立法工作的意見》,省政府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和《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等重大立法項目及時報省委審定,把黨委的各項要求貫徹到立法全過程。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主動與省人大常委會銜接溝通,加強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全年省政府審議通過《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辦法》2件政府規章,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青海省行政許可監督管理條例》等4件地方性法規議案。各市(州)政府年內共提交地方性法規議案4件、完成政府規章16件,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法制基礎。三是開展法規規章清理工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7〕40號)要求,對現行有效涉及行政管理的90件地方性法規、115件省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省政府修改2件、廢止4件政府規章,向省人大常委會建議修改10件、廢止2件地方性法規。四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認真落實《青海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辦法》,省政府90件規范性文件全部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各市(州)政府、省直各部門224件規范性文件全部進行了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均實現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規范了行政機關抽象行政行為。五是落實規范性文件清理長效機制。根據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清理出涉及“放管服”改革的規范性文件1007件,其中廢止865件、修改142件;清理出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要求的規范性文件56件,其中廢止43件、修改13件,進一步維護了法制統一、保障了政令暢通。

      (三)完善決策機制,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著力健全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推動落實決策法定程序,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大幅提升。一是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嚴格執行《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要政府投資項目、生態保護建設規劃和政策措施等重大事項,嚴格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二是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認真落實《青海省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對重大決策、重大事項“應評盡評”,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全年對324項重大事項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三是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及時制定我省實施意見。積極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全年各級政府法律顧問共參與制度建設750件、決策咨詢1092件、合同審查2466件、案件咨詢3544件、糾紛調解2381件,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四是積極探索創新行政決策機制。不斷創新決策工作機制,推動決策質量不斷提高。海東市、玉樹州政府深化法律顧問制度實踐,建立共同為黨委政府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的工作機制;玉樹州政府制定“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決定實施細則,有效規范政府集體決策行為。果洛州政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依托政府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建立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平臺。

      (四)創新執法方式,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探索創新行政執法體制,完善行政執法程序,不斷提高公正文明執法水平。一是深化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改革。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制定印發《關于深化市州縣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工作的意見》(青編委發〔2017〕2號),整合了市場監管領域執法隊伍,充實了基層一線執法力量。二是積極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針對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案件反映出的行政執法傾向性問題,圍繞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依法履職、遵守法定程序、調查取證情況等進行重點抽查,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西寧市、海西州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專項評查工作,切實提高了辦案水平、規范了執法行為。三是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對各市(州)和省直部門新進執法崗位和證件到期人員進行系統法治培訓,并對考核合格的11276人發放行政執法證件。組織開展全省執法人員資格審查清理工作,經過清理,確認全省取得執法資格證件29852人、執法監督證件614人。四是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精神,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全覆蓋”,省發展改革、教育、食品藥品監管等24個部門運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開展了執法檢查工作。

      (五)強化監督制約,有效規范行政權力運行。著力推動形成科學有效的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全年共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356件、省政協委員提案290件,按期辦復率、滿意率均達100%。積極配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和“三江源、環青海湖、湟水流域、柴達木地區、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情況專題詢問工作。二是健全權力運行制約機制。加強公務員誠信管理,制定印發《青海省公務員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將公務員違法違紀等行為納入行政機關公務員失信記錄。強化權力集中部門和崗位內部管控,防止權力濫用,省經信、財政等部門制定廉政風險防控實施辦法,對各類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管。三是加強審計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全年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調查項目1341個,查出違規資金28.95億元、管理不規范資金1611.74億元、損失浪費資金7.47億元。四是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國辦發〔2016〕80號),制定印發《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細則的通知》(青政辦〔2017〕34號)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青政辦〔2017〕31號),圍繞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全年通過各種渠道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50萬余條(次)、重點領域信息23萬余件。

      (六)建立多元化解機制,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健全完善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努力形成運用法律手段、通過法律渠道、依照法定程序化解糾紛的社會氛圍。一是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全年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285件,較上一年度上升26.1%,其中受理256件,不予受理29件,行政復議直接糾錯率達21%。推行行政復議決定書向社會公開,158件行政復議決定書在網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二是進一步完善調解制度。全面推進行政調解工作,不斷推動行政調解向縱深發展,全年各級行政機關辦理行政調解6700余件,調解成功率95%。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各級調解組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8181次,成功調處矛盾糾紛30767件。三是改進行政應訴工作。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6〕54號),制定印發《青海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青法政組辦〔2017〕23號),全面推進和規范行政應訴工作。全年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出庭應訴率達87.5%,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41.2%,較上一年度分別提高11.5和8.9個百分點。四是不斷規范信訪工作。認真貫徹全國信訪局長會議精神,組織開展“信訪責任落實年”和“信訪業務規范化建設”活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全年縣級以上信訪部門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網上信訪5109批次18054件人次,全省信訪呈現總量下降、集體訪數量下降、重信重訪數量下降、網上信訪上升、信訪秩序明顯好轉的良好態勢。

      (七)狠抓法治宣傳培訓,不斷強化法治意識。積極延伸服務職能,扎實開展法治宣傳培訓,不斷增強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意識和能力。一是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制定《青海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辦法》(青普法辦字〔2017〕11號)、《關于做好2017年度全省國家工作人員網絡學法用法和考試工作的通知》(青普法辦發〔2017〕16號),877名廳級干部和12.46萬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網絡普法考試,198名廳級干部參加憲法知識專題講座學習,考試學習人數再創新高。二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培訓。圍繞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先后舉辦法治政府建設能力提升培訓班、政府立法與規范性文件監管業務培訓班、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政府法律顧問培訓班等,660余名法制干部參加了培訓。三是積極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宣傳。組織協調電視、報刊、廣播和主流網絡媒體開展法治專題宣傳990余次,門戶網站登載法治信息及發布微視頻890余條,通過QQ群和微信上傳微視頻8260余次,物聯網滾動播放視頻620萬條(次),出租車、公交車LED宣傳280萬條(次),發送公益短信304萬條,進一步營造了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法治政府建設的濃厚氛圍。

      (八)加強統籌協調,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級政府統籌謀劃,整體推進,抓部署、抓督察、抓考核、抓創建,積極穩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明確法治政府建設年度任務。制定《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青政辦〔2017〕27號)和《青海省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任務臺賬》(青法政組辦〔2017〕6號),明確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責任單位、時間進度和可檢驗成果。二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根據國務院法制辦《關于對<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等重要改革舉措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察的通知》(國法〔2017〕36號)精神,組成四個督察組通過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和實地查看的方式,對8個市(州)政府、部分縣政府和16個省直部門“第一責任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設職責情況”等10個方面進行實地督察,通過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倒逼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落實。三是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機制。制定印發《青海省依法行政考核評價辦法》《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設主要指標》(青法政組〔2017〕2號),依法行政考核內容更加科學全面,操作性更強。加強依法行政考核,對8個市(州)政府和40個省直部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進行了實地考核和測評,并將成績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四是持續推進法治政府示范創建。確定海東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等14家單位為省級第二批示范創建單位。各示范創建單位注重開拓創新,積極選樹和培育示范創建項目,在落實嚴格執法“三項制度”、提高鄉鎮政府服務能力、構建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推動行政審批管理透明公開運行、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創新聯合執法機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為進一步深化法治政府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經過一年的努力,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政府職能更加科學,制度體系更加完備,行政權力更加規范透明。但與建設更高標準的法治政府的要求,以及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法治政府建設推進不平衡,基層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推動力度不夠,辦法措施不多;部分地區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識和氛圍還不夠濃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尚未完全形成,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合力還需進一步增強。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8年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青海省各級行政機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持之以恒實施好“五四戰略”,著力抓好《綱要》任務落實,按照法治政府建設新布局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成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持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做好行政審批事項的承接、取消、下放和調整工作。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和評價指標體系。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基礎平臺體系,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部門間業務協同。優化公共服務流程,對基層開具涉及群眾辦事創業的證明進行再清理,最大限度減少證明事項,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二)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圍繞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和深化改革任務,科學編制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加強公共基礎設施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和政府自身建設等領域的立法。拓展立法參與途徑,充分發揮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青海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辦法》,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推進市(州)級規范性電子管理系統建設。落實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組織各級行政機關對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

      (三)進一步建立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健全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積極推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全面落實《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推進法律顧問更好地發揮專業服務保障作用。嚴格落實《青海省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對重大事項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不穩定因素。

      (四)進一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制度,推行警示、約談、行政指導等柔性執法。強化科技、裝備在行政執法實踐中的應用。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做好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的推進落實工作。強化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規范行政執法證件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

      (五)進一步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強化政府內部權力制約,加強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內部流程控制。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依法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監委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制定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積極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

      (六)進一步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完善“三調聯動”對接聯動機制和效力銜接機制。加強重點領域社會治理,在全省組織開展“掃黑除惡”、整治“村霸”等專項行動。加強行政復議,積極履行行政復議法定職責,擴大行政復議決定書網上公開力度和范圍。進一步規范行政應訴行為,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嚴格落實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完善涉法涉訴信訪終結案件移交渠道。

      (七)進一步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不斷增強憲法意識,認真組織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將修改后的憲法、國家監察法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作為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青海干部網絡學院平臺引進法律專家名師精品課程,在公務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中加大法律知識培訓力度。

      (八)進一步強化組織保障和落實機制。健全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制,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評價機制,加強依法行政考核評價工作。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督促檢查,對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開展定期檢查和專項督查。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加快形成法治政府建設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拓寬法治政府建設宣傳途徑,加強宣傳策劃,及時展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新進展、新成效、新亮點。

    青海省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2日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