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來自西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消息,根據最新全國城市信用監測結果,青海省西寧市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1位,較近五年最低谷躍升13位,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成績背后,是西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從“補短板”到“創特色”的扎實步伐,更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西寧將信用體系視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治理水平的“關鍵棋”,全力打造“2+1+N”特色模式。針對監測指標中的薄弱環節,西寧列出問題清單、細化整改措施,通過“跑動對接”機制主動爭取省信用中心技術支持,推動關鍵指標全面提升。嚴抓信用信息歸集應用,2025年以來已累計歸集962萬余條信用數據,公示重點職業人群、機構及領域信息1171條,A級納稅人、失信被執行人等守信激勵與嚴重失信信息2萬余條,“紅黑名單”讓誠信約束更有力。
與此同時,西寧在科研誠信、房地產、生態環保等領域推行分級分類監管,提升治理精度;在招標投標、公務員錄用等場景開展信用核查966次,讓“凡辦必查”成為常態;更推出信用修復服務8382次,幫助企業重拾“信用名片”。以“信用+”點亮民生場景:“信用+政務服務”通過“營商環境市民說”提升辦事效率,“信用+物業”推動小區管理提質,更多惠企利民應用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信用有價”。
“我們將繼續深化‘信用+’場景,加強誠信宣傳,讓‘講信重信’成為西寧的城市底色。”西寧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信用體系建設將持續為營商環境優化注入動能,助力城市發展邁向更高臺階。
(來源:西海都市報)